

第1页 / 共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信息技术课堂。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参加过学校的体检呢?(稍作停顿,仿佛等待学生回答)哦,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参加过。那么,有没有同学被医生告知体重超重,需要加强运动呢?(再次稍作停顿)好,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参加完体检后,医生给了他这样的建议。他了解到,运动时心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身体有好处,超出范围则可能对身体有损伤。于是,他很想知道自己最适宜的运动心率是多少。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这位同学,通过编程来计算他的最适宜运动心率。师:(展示活动1流程图)同学们,看到这张流程图了吗?这是我们要进行的活动1一一计算最适宜的运动心率。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根据年龄和安静心率来计算。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在黑板上写下公式)最适宜的运动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以及(220-年龄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这两个值分别代表最低和最高的适宜心率。师:现在,我们假设这位同学今年16岁,安静心率为7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值代入公式中计算一下。(等待片刻,仿佛学生在计算)好了,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的计算结果呢?(看向一位假想的学生,微笑着等待回答)生:(假想学生回答)老师,我算出来最低心率是121,最高心率是161。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算得非常准确!我们就是要找到这样一个心率范围,让运动既有效又安全。师:接下来,老师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编程的基础知识。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常量和变量。(在黑板上写下“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常量是在程序运行中值始终不变的量,比如我们的年龄和安静心率,在这个问题中就是常量。而变量呢,就是在程序运行中值可以改变的量,比如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最低和最高心率,它们就是变量。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变量的命名规则是什么?(看向一位假想的学生,等待回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