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试讲逐字稿《明朝的对外关系》

初中历史试讲逐字稿《明朝的对外关系》-考神资料苑
初中历史试讲逐字稿《明朝的对外关系》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明朝的对外关系》试讲稿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在正式开启今天的课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明朝永乐年间,一幅《榜葛刺进麒麟图》描绘了榜葛刺进贡麒麟的场景。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被当作祥瑞的麒麟,实际上是一只来自非洲的长颈鹿。原产非洲的长颈鹿,为何会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呢?请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明朝对外交往有哪些史实,对外交往方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这位思维敏捷的女生回答。生1:明朝对外交往史实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葡萄牙攫取澳门租住权。对外交往方式从和平交往转变为战争冲突。师:回答得准确又清晰!让我们带着这些线索,深入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二、新课讲授(一)郑和下西洋师:请大家根据左侧史料为郑和制作名片,并结合教材内容,在图中圈出西洋的位置。请这位认真的同学展示成果。生2:姓名:郑和;生活时代:明朝(明成祖);职业:宦官。西洋指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师:完成得非常出色!郑和本姓马,因战功被赐姓郑。从永乐初年开始,他投身航海事业。请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找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展示材料,看到一位男生皱眉思考,随后举手发言)请这位善于思考的男生分析。生3: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展示中国富强,并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同时想宣扬国威。请阅读教材P91,将知识卡片补充完整。请这位速度快的同学分享答案。生4:时间:1405-1433年;次数:7次;出发地:刘家港:到达地区: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主要活动:赠送礼品、商品交易。师:答案完全正确!1405年,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开启了伟大的航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