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再次回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贝多芬的音乐世界,特别是他那不朽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上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欢乐主题的魅力,感受了它在变奏中的升华。现在,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个令人振奋的主题,准备好了吗?师:非常好,大家唱得非常投入,看来欢乐主题已经深深印刻在你们的心中了。那么,欢乐主题在经历了多次变奏之后,音乐又会如何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继续学习《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后续部分。师:在继续欣赏第四乐章之前,我们要学唱一个新的主题一一团结主题。这个主题出现在变奏十与十一之间的差部,与欢乐主题交相呼应。我们先来听听这个主题的旋律,感受一下它的氛围。(老师播放团结主题的旋律,学生们静心聆听)师: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学唱这个主题。注意,这个主题先由合唱团中的男高音、男低音声部唱出,后增加至四部混声合唱。同时,贝多芬巧妙地使用了三支长号来倍增合唱团的中低音声部,使得整个音乐更加庄重和有力。(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学唱团结主题,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师:同学们,根据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和理想,你们能否推断出此处贝多芬的创作意图呢?为什么他要使用三支长号,并且要求它们用最强力度演奏呢?生:(举手,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老师,我认为这是因为贝多芬非常渴望表达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音乐更加震撼人心,更加有力地传达他的思想。师:非常好,你的理解非常到位。确实,贝多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而贝多芬由于耳疾和个人的不平凡经历,对这些理念有着更为强烈的期盼。他觉得,即使合唱团唱出最强力度,也无法完全满足他内心的期盼,因此他选择了使用三支长号来增强音乐的力度和深度。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