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初中美术试讲稿《我们走在大路上》

湘美版初中美术试讲稿《我们走在大路上》-考神资料苑
湘美版初中美术试讲稿《我们走在大路上》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2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姓名],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我们走在大路上》。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一、导入师: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聆听一首激昂的歌曲,仔细感受歌曲传递的情感。(播放音乐《我们走在大路上》)师:好了,歌曲听完了,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感受?靠窗那位举手的同学,你来。师:嗯,你说这首歌充满力量,让人感觉充满斗志,说得太棒了,请坐。师: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歌曲洋溢着勇往直前的精神。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份热情,走进艺术的殿堂,探索如何通过构图表现人物关系,突出作品的表现力,正式开启《我们走在大路上》这一课的学习。二、新授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构图。谁能猜猜,什么是构图呢?最后一排那位戴眼镜的同学,你来试试。师:嗯,你理解得很不错,构图确实和画面元素的安排有关。其实啊,构图是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画面。筒单来讲,就是作者将各类元素按照一定主题和美感需求,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让它们协调而统一。就好比搭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通过合理搭建,才能变成漂亮的城堡。师:那构图有多重要呢?大家看,这有两幅画(展示一幅构图精美的画和一幅构图杂乱的画)。第一幅画,各个元素安排得恰到好处,主体突出,让人一眼就能被吸引,感觉画面充满故事;而第二幅,元素混乱,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重点在哪。所以说,构图是一幅画的基本框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好的画作离不开生动的构图,它能充分表现出画面的美感,表达作者的审美理念。师:接下来,我们鉴赏一幅经典油画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1964年由潘世勋创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同学们,当看到这幅作品的第一眼,你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能筒单描述一下吗?靠窗这位扎马尾的同学,你来说说。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看到了画中人们的笑容和自信。师:没错,这幅画描绘了一群藏族青年筑路工人放工途中边走边唱的场景。画面焦点是前排的青年女工,她们身姿健硕,朝气蓬勃,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信,工友们循着歌声微笑着看向她们。远景是壮阔雄伟的布达拉官和绵延不绝的山峰,饱和的色彩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营造出雪域高原明丽的光感,大色块和笔触的运用,让作品浑厚且充满张力。画家成功塑造了藏族青年劳动者的时代肖像,展现出新西藏建设者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