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一同沉浸在舒伯特的《鳟鱼》中,感受了浪漫乐派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浪漫之旅,探索另一位音乐巨匠一一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以及他的经典之作《夜曲》。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一段旋律,看看是否能勾起你们的回忆。(播放肖邦《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片段)师:旋律熟悉吗?没错,这是大家在初中时学过的肖邦的《大调(军队)波兰舞曲》。这首作品充满了波兰民族精神,展现了肖邦对祖国的深情厚谊。那么,今天,我们将更深入地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通过他的《夜曲》,来体会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独特韵味。师: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钢琴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的《夜曲》,更是情感丰富、宁静优雅,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夜曲》这一体裁的发展历程。师:在十九世纪之前,《夜曲》已经存在,但主要是作为小型的器乐和声乐作品。直到菲尔德的出现,他才真正将《夜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钢琴音乐体裁。现在,请大家聆听菲尔德的《夜曲》第一首主题,思考一下乐曲高低声部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播放菲尔德《夜曲》第一首主题)师:(模拟学生思考后)很好,有同学已经发现了,高声部旋律富有歌唱性,初具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而低声部和声则进行得缓慢、平稳、规整,遵循着古典主义的作曲方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菲尔德是如何在伴奏上创新的。(展示菲尔德《夜曲》谱例,指出四度以上开放和弦和转位和弦的使用)师:如果说菲尔德的《夜曲》还比较朴素稚嫩的话,那么肖邦的《夜曲》则是在此基础上,将这一体裁推向了成熟。现在,我们来聆听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的主题旋律,思考一下这段音乐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旋律的特点又是什么?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