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雕梁画栋》试讲稿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在课程开始前,老师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建筑的短片。请大家认真观看,感受那精美的雕梁画栋。(播放短片)好,短片看完了。老师想问大家,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装饰背后隐藏着哪些故事吗?在古建筑中,雕刻与彩画装饰展现了怎样的中国古人审美理想?雕梁画栋又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正式开启今天的学习。二、讲授新课(一)什么是“雕梁画栋”师:区别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木构梁架是我国古建筑发展的主流,梁架主要起承重作用。后来,人们在梁枋上进行雕刻和绘画,逐渐形成了雕梁画栋的独特艺术形式。南方建筑重雕刻,也就是“雕梁“:北方建筑多彩画,即“画栋”。那么,什么是“雕梁”呢?中国传统建筑常运用木雕艺术。南方天气炎热,殿堂多“砌上露明”,梁架暴露在外。为增加梁枋的装饰性,人们会在梁檩、天花和藻井进行华美雕刻,并保留树木原本质地。大家想一想,雕梁一般会雕些什么呢?(邀请一位同学发言)生1:可能会雕一些花卉鸟兽。师:没错!人们常利用象形意会、比拟、谐音等手法,雕花卉鸟兽与文房四宝,表达主人的心愿。比如蝙蝠、寿字、绶带组成“富寿绵长“,牡丹、白头翁组成“富贵白头“。那什么是“画栋”呢?北方建筑多采用平直的梁,表面涂绘彩画作为主要装饰手段。梁枋上的彩画布局划分明确,主要分为枋心、藻头、箍头。中间一段叫枋心,左右两端是箍头,二者之间为藻头。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彩画图集》序言中提到,彩画最初是为了适应木结构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后来逐渐成为中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