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7课的内容,承接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延续与深化。教材以16-18世纪为时间背景,聚焦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三大主题,展现了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具体表现及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作为“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上启新航路开辟的探险时代,下启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理解近代世界历史演变的重要节点。二、说学情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但对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格局的变化认识较为零散,存在“重事件轻影响重欧洲轻世界”的认知局限。具体面临三重挑战一是难以理解人口迁移、物种交换、殖民扩张等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对“三角贸易“商业资本运作”等抽象概念理解困难;三是无法从全球视角把握世界格局演变的复杂性。不过,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跨学科知识(如地理中的物种分布经济中的贸易流动)有较强的关联兴趣,这为开展深度教学提供了可能。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定位16-18世纪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梳理殖民扩张路径与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变,构建世界格局变化的时空框架。·史料实证:通过殖民档案、贸易记录等一手史料,培养学生考证全球贸易规模、殖民统治影响的能力,提升史料解读素养。·历史解释:阐释全球联系建立的动力机制,解读殖民活动对不同地区社会结构的重塑,理解世界格局演变的内在逻辑。·家国情怀:认识全球联系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关注不同地区人民的抗争与适应,树立全球视野下的多元文化尊重意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