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教师。今天,我将围绕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是小学生》展开说课。以下,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唱响成长之歌,奠基角色认同《我是小学生》是“我上学了”板块的第三课,以经典儿歌《上学歌》为载体,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小学生快乐上学的场景,助力学生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教材具有三重核心价值:1.情感启蒙功能:通过阳光、小鸟、书包等意象,传递“上学是一件快乐之事”的积极心理暗示,缓解入学焦虑,激发校园生活期待。2.规范渗透功能:借助儿歌中“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隐含要求,初步渗透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后续常规教育埋下伏笔。3.语文启蒙功能:以“听一说一读一唱”为路径,引导学生接触诗歌韵律,练习观察表达,开启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探索。本课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镀一课,需紧扣“角色认同”与“情感激发”双线,让学生在音乐与语言的浸润中,主动拥抱小学生身份,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二、说学情:解码成长心理,顺应认知规律教学对象为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其身心特点如下:1.心理过渡期:1.对“小学生”身份充满新鲜感,但面对新环境易产生紧张情绪,需通过积极体验强化安全感。2.同伴交往意识萌芽,渴望融入集体,但合作能力较弱,需借助互动活动引导社交。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