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棉花姑娘》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棉花姑娘》。以下,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展开阐述。一、说教材《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普童话,以棉花姑娘寻求帮助治病为主线,串联起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等动物的捕食习性,渗透了“生物防治”的科学知识,传递了自然界万物共生的生态理念。教材语言生动、对话鲜明,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文共6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1段交代棉花姑娘因蚜虫生病的困境,第24段依次呈现她向三种动物求助未果的过程,第56段讲述七星瓢虫治好了她的病,结尾以“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展现生机,暗含“自然治愈”的喜悦。从语文要素看,本课聚焦“借助图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和“朗读对话体会情感”,既落实低年级“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的基础目标,又通过故事渗透科学常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作为第1课时,教学重点应放在字词学习、初读感知和部分段落的精读上,为第2课时的深入探究和表达训练奠定基础。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动物和自然现象有浓厚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借助直观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学握简单的拼音和识字方法,能朗读短句,但对“蚜虫“捕食习性”等科学概念缺乏认知;在阅读能力上,能借助图画理解故事大意,但梳理多角色对话的逻辑顺序、体会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有待提升。此外,学生在表达时易碎片化,需通过支架引导完整表述。因此,教学中需多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情境,同时设计梯度化的朗读和问答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知识体系。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能认读“棉、娘”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棉、娘、治”等7个字,注意“帛"良”等部件的笔顺。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等祈使句的语气,提取“谁帮助了棉花姑娘”等关键信息。(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