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6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展开阐述。一、说教材本课作为古代史向近代史过渡的关键篇章,上承元朝统治终结,下启清朝入主中原,聚焦14世纪中后期至7世纪中期的历史进程。教材通过明朝建立、皇权强化、对外关系、边疆治理,王朝灭亡及清军入关六大模块,勾勒出明清政权交替的历史脉络,凸显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制度变革、中外交流碰撞、边疆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深层变化,为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性与近代化挑战奠定重要基础。其编写逻辑既注重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又强调制度、文化、对外关系等多维度分析,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设计理念。二、说学情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框架,具备一定的史料阅读和问题分析能力,但对于复杂政治制度的深层影响(如废除丞相的利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联(如明清政权更迭的必然性),以及宏观历史视角下的文明演进规律,仍需教师引导深化。此外,学生对生动的历史故事(如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兴趣浓厚,但缺乏对历史现象本质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学中需通过史料研读、问题链设计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从“碎片化认知”转向“系统性分析”,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研判,我将本课核心素养目标浓缩为10.时空观念:梳理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时间轴(1368年-1644年),结合地图学握明朝疆域与清朝兴起的地理空间演变。20.史料实证:通过研读《皇明祖训》《天妃灵应之记》等原始史料,提取关键信息,论证明朝政治制度变革与对外交往的特点。30.历史解释:辩证分析皇权强化措施(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厂卫制度)的双重影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角度理解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