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跳伞表演》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跳伞表演》。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说教材《跳伞表演》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中的重要一课。在知识体系中,它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初步认识、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对减法运算的进一步深化。教材以“跳伞表演”这一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为载体,呈现出比较两种物体数量多少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列出减法算式,进而探究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摆一摆、画一画等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并展示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等多样化算法,旨在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提升计算能力。从数学学习的长远发展来看,本节课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更为后续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计算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运算。然而,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这类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以及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他们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知识理解方面,学生对退位减法中破十法、平十法的算理理解存在困难,难以将直观操作与抽象计算建立有效联系。在学习能力上,虽然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欲望,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从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计算方法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会过于依赖他人,而个别学生则可能因性格内向或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不过,他们对新奇有趣的情境充满兴趣,这为本节课借助“跳伞表演”情境开展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0.运算能力:学生通过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在反复练习与运用中,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逐步形成稳定且高效的运算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筑牢基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