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课间(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课间(2)》》-考神资料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课间(2)》》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课间(2)》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数加与减”中的《课间(2)》。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说教材《课间(2)》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数加与减”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学生此前已认识0-10各数,理解加减法基本含义,掌握7以内加减法运算,并在《课间(1)》中学习了得数是8的加减法。本节课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为依托,将加减法运算拓展到得数是9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法实际意义和运算过程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从场景中提取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运算及应用题奠定坚实基础,体现了数学知识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编排特点。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熟练认识0-10的数字,掌握7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有看图说算式的经验,对从图片中获取数学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然而,学生在主动提出数学问题、深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快速将生活场景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教学中需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语言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的训练。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0.数感与运算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能准确列出得数是9的加减法算式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增强数感,提升基本运算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筑牢运算基础。20.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在探究9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分析不同加减法算式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数学问题,从多角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