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883578fa-docx-1.webp)
》-c3883578fa-docx-1.webp)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解决问题(1)》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0页《解决问题(1)一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量间的加减关系”的重要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解决问题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减法意义、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能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解决方法,为后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应用问题奠定基础。同时,本节课借助直观操作和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说学情学生认知基础: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直观、生动的情境感兴趣。他们已具备基本的减法计算能力和简单的问题意识,但在理解抽象数量关系时存在困难。例如,学生可能能直接算出“12-9=3”,但难以理解“为什么用减法”“多几与少几的关系”等本质问题。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1.难以将“多几”“少几”的问题与减法意义建立联系:2.对“同样多”部分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解题时混淆数量关系:3.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难以完整叙述解题思路。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我确定以下四维目标:(一)数学抽象一一理解数量关系通过情境创设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本质是“比较两个量的差”,建立“大数-小数=差”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二)逻辑推理—一掌握解题方法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