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以下,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展开阐述。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在学生掌握5以内加减法及6、7的组成基础上的延伸,是“一图多式”教学的起始课。教材首次从“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并逐步渗透“一图四式”,既体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又为后续学习8-10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奠定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角度不同列出不同算式”的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是连接数的组成与实际运算的关镀纽带。2.教材编排特点教材以“小红花”“学具操作”等情境为载体,先通过“一图两式”(两道加法)引导学生发现加数位置交换的规律,再通过减法情境引出“一图两式“(两道减法),最后通过“左右数量相同”的特例(如3+3=6),让学生理解“一图四式”的适用条件。练习设计从“看图列式”到“计算应用”再到“操作创编“,层层递进,符合一年级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二、说学情1.认知基础学生已掌握5以内加减法,能根据情境图列出单一算式,且对6、7的组成有清晰认知(如6可以分成1和5、2和4等)。但对“同一幅图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算式”的经验不足,需借助具体操作和对比观察突破思维定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