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ecd88ce7-docx-1.webp)
》-faecd88ce7-docx-1.webp)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元素》第2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元素概念的基础上,对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深入探究。教材通过介绍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意义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元素与微观原子的符号表征体系,是从“元素概念”到“化学符号应用”的认知深化。本节课为后续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奠定基础,在化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学生建构化学符号系统的重要环节。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元素概念,但对化学符号的系统性认识不足。他们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直观符号接受度高,但对元素符号的微观意义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理解困难。由于缺乏同位素和原子结构的深入知识,理解元素符号的多重意义存在障碍,教学中需借助直观图表和类比方法,将抽象符号意义具体化,帮助学生建立符号与微观粒子的联系。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符号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两个角度认识化学符号,建立符号与微观粒子的联系。20.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培养归纳元素排列规律的探究能力,激发从符号角度认识物质的创新思维。30.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符号系统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4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推理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建立“符号一结构一性质”的认知模型。四、说教学重难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