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制取氧气(一)》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制取氧气(一)》-考神资料苑
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制取氧气(一)》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制取氧气》第1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本课题是在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基本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气体制备起始课。教材内容涵盖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其中实验室制法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选择及操作步骤是教学核心。作为气体制备的开篇,它为后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在知识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体现了从“性质认知”到“制备应用”的化学学习进阶逻辑。二、说学情学生已了解氧气的用途,掌握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的方法,具备固体药品取用、固体加热及液体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但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具体物质和反应原理缺乏认知。他们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初步具备观察实验和操作常见仪器的能力,适合通过“尝试一操作”激发学习积极性,但在实验装置分析和复杂操作步骤的掌握上需要引导。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初步关联微观粒子变化,认识物质转化规律。20.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装置设计与操作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改进实验的意识。30.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强调实验安全规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制备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作用。4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实验现象和原理推理装置选择依据,建立“反应原理一装置选择一操作步骤”的气体制备认知模型。四、说教学重难点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