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鹦鹉》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第6课《鹦鹉》。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教学思路与设计。一、说教材《鹦鹉》作为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中的重要欣赏课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该作品采用西洋调式音阶体系创作,却由东南亚特色乐器安格隆演奏,这种中西融合的创作与演奏方式,赋予了乐曲别具一格的风味。从音乐角度看,安格隆独特的音色与演奏方式,生动地展现出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仿佛将鹦鹉灵动活泼的形象跃然于音乐之中。在文化层面,它是菲律宾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承载着菲律宾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对《鹦鹉》的欣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安格隆乐器的独特魅力,体会菲律宾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还能深入了解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拓宽音乐视野,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是落实音乐课程标准中文化理解与审美感知目标的优质教学素材。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内心世界丰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在认知方面,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能够对事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与主观体会,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观察,渴望深入了解新鲜事物。在音乐学习上,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音乐课充满兴趣,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接触过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然而,对于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尤其是菲律宾音乐和安格隆乐器,学生了解较少,在音乐鉴赏能力、对音乐与文化关联的理解以及运用肢体语言和乐器表现音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有音乐基础,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学习菲律宾音乐文化,提升音乐核心素养。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鹦鹉》,敏锐感受安格隆乐器独特的音色特点,体会菲律宾民间音乐欢快活泼的风格,提升音乐审美感知能力。2.艺术表现:让学生学会鉴赏歌曲的结构,理解乐曲各部分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哼唱、节奏拍打、乐器模拟等方式表现主题音乐,增强音乐表现力。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简易乐器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