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平均数的再议识人代表性2州一源高(97+9+10+84+5)÷5=952、敏性(97+99+5)片3:97说课稿《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4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均数的再认识》,下面,开始我的说课。首先,说教材《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数据的特点,感受平均数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灵敏性的特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会通过计算(总数:份数)求平均数,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将会更好的帮助学生积累数据处理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确定的教学难点为:学生感受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二、说学情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但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它的代表性,而忽视平均数背后的鲜活的数据个体及其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