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1)》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1)》-考神资料苑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1)》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以下,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聚焦问题解决,培养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关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对“用数学”的深化与拓展。教材通过“制作团扇”等生活情境,呈现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如“4个人一共做了15把红色和绿色团扇,其中红色的有9把。绿色的团扇有多少把?“),要求学生从中筛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条件,深化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从知识体系看,本节课打破“条件全用”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选择信息”的能力,是后续学习复杂应用题的重要铺垫:从育人价值看,通过“识别多余条件一分析数量关系一验证解答结果”的完整流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落实“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二、说学情:基于经验,突破干扰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已具备以下特点:·认知基础:能熟练运用减法解决“已知总数与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如15-9=6),但习惯“题目条件全用”,对“多余条件”的干扰缺乏辨别经验,易将无关信息纳入计算(如例题中误将“4个人”作为减数)。·学习难点:理解“多余条件”的本质(与问题无关),并能根据问题明确“需要什么信息“。例如,求“绿色团扇数量”需关注“总数”与“红色数量”,而“人数”属于无关信息,这对学生的目标导向思维提出挑战。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