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e9c2c0387-docx-1.webp)
》-9e9c2c0387-docx-1.webp)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具体包括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稀盐酸和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章,充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它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金属反应的差异,加深对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的理解。同时,本课题为后续学习酸、碱、盐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整个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学情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经对铁、镁与氧气的反应,锌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习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了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归纳总结相关结论的能力。因此,对于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内容。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观察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宏观现象,初步理解金属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20.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会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30.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4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根据实验现象推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建立置换反应的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