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73a184a5-docx-1.webp)
》-b373a184a5-docx-1.webp)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枢纽,承接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前期知识,又为后续化学计算、方程式书写及应用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对比文字表达式的不足引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意义与读法,构建“定性符号一定量关系一实际应用”的认知链条。作为化学三大用语的核心,它是连接宏观反应与微观粒子的桥梁,体现化学学科“符号表征一定量研究”的独特思维方式,在教材中起到“知识整合一能力提升”的承启作用。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已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及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具备“原子守恒”的微观认知基础,但在符号表征上存在三重转化障碍:难以从“文字表达式”过渡到“化学方程式”的符号体系;对化学方程式“质一量一微粒”三重意义的理解缺乏系统性;在“宏观现象一微观粒子一符号表征”的转换中逻辑断层。教学中需通过对比分析消除符号认知偏差,借助多维解读建立意义关联,引导学生完成从“定性描述”到“定量符号”的思维跨越。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化学方程式的符号表征分析宏观反应的物质转化,通过微观粒子个数比理解反应本质,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的三重表征思维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比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优劣,培养基于问题的创新思维,在多维解读中激发符号表征的探究能力。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化学方程式作为国际通用化学语言的规范性,形成严谨的符号书写态度,理解定量符号对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社会价值。4.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推理化学方程式的定量关系,建立“符号意义一应用模型一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化学符号的应用素养。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与意义;从“质一量一微粒”度解读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应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