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199c5fc-docx-1.webp)
》-984199c5fc-docx-1.webp)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选择“我们周围的空气”作为切入点,不仅因小学自然课已有基础,更因其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教材通过拉瓦锡实验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空气成分,尤其是氧气含量的测定,为后续学习氧气性质、化学反应等奠定基础,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逻辑,在整个化学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启蒙和铺垫作用。二、说学情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对化学充满好奇,且空气是贴近生活的物质,易激发学习兴趣。但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储备不足,如对C、S、P等物质燃烧产物及“气体减少压强降低”的物理原理缺乏了解,这使完成空气成分探究存在困难。不过,学生已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中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且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做了一定准备。教学中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已知到未知,突破知识障碍,培养探究能力。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实验现象宏观认识空气成分,初步建立气体体积变化与微观粒子运动的联系。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培养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分析误差的探究能力,鼓励创新改进实验。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强调实验严谨性,培养科学态度;通过了解空气成分,认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4.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建立“实验现象一数据一结论”的认知模型,理解科学探究方法。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方法及原理,掌握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教学难点:分析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误差的原因,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