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说课稿《07.家的意味》新核心素养【新改版教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说课稿《07.家的意味》新核心素养【新改版教材】-考神资料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说课稿《07.家的意味》新核心素养【新改版教材】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5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4.1《家的意味》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家的意味》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围绕“师长情谊”展开,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处理与老师、家人的关系。而家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其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本节课通过探讨家的含义、意义以及优良家风,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家的丰富内涵,培养其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为后续学习如何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奠定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依赖,但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可能会对家的意义产生一些困惑和误解。同时,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家庭责任的清晰认知,不懂得如何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重新审视家的价值,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说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家的内涵,将对家庭的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增强对和谐家庭建设的认同,进而升华到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2.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亲敬长的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法制观念:让学生了解与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孝亲敬长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义务,从而在实际行动中依法履行对家庭的责任。4.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家庭的含义和意义,正确看待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培养他们积极乐观、有责任感的健全人格。5.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的付出,感受亲情的温暖,激发他们对家庭的感恩之情,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四、说教学重难点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