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框《保护人身权》。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保护人身权》这一框题在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占据重要位置。人身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通过学习本框内容,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人身权的内涵、种类以及法律对其的保护,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其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人身权益,还能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本框内容承接了上一框对民法典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探讨民法典在保护公民具体权利方面的规定,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法律权利和义务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镀作用。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身权利和利益。然而,由于生活阅历有限,法律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对人身权的认识往往较为模糊,在面对人身权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会因为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意识,无意间做出侵犯他人人身权的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身权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依法维权和尊重他人权利的能力。三、说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体现,增强学生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认同和支持,让学生明白拥有人身权是实现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基础,从而坚定对法治社会的信心。2.道德素养: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健康、尊重他人隐私和肖像等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对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各项人身权的具体保护规定,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以及当自身人身权受到侵害时应如何依法维权,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4.健全人格:通过对人身权保护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使学生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同时,也能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