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6课的内容,聚焦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教材以“亚洲觉醒·非洲抗争~拉美改革”为逻辑主线,依次阐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起义及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等重要史实。作为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上承一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下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教材体系中起到连接局部抗争与全球解放潮流的关键作用,是理解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二、说学情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通过初中学习和前课铺垫,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有初步了解,但存在三重认知局限:一是对“非暴力不合作“凯末尔主义”等抽象概念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把握运动的思想内核:二是对各地区运动的时空差异缺乏系统认知,无法深入分析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三是对运动的评价缺乏全球视野,难以理解其在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地位。不过,高一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史料分析能力,对民族英雄人物和抗争故事有较强的探究兴趣,这为开展“区域对比+史料实证”的深度教学提供了可能。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压迫与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与地图,帮助学生梳理各地区运动的时空脉络,理解地域差异与时代共性。·史料实证:借助甘地演讲词、凯末尔改革文件等史料,培养学生解读文献、论证历史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亚非拉人民的抗争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维护国家主权的责任感。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影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