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81899d0-docx-1.webp)
》-43981899d0-docx-1.webp)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溶液及其应用》第1课时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及其应用》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时是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的起始内容,主要介绍溶液的初步认识,包括溶液的概念、组成及特征。溶液作为常见的混合体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建立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这既是对分子性质、物质分类知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溶质质量分数、酸碱盐复分解反应奠定基础,在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二、说学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溶液有一定感性认识,如糖水、食盐水等,但对溶解现象的微观本质理解困难。他们已具备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结合的思维能力有待提升。教学中需借助实验和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形成过程,建立科学概念。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特征,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的本质。20.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溶液形成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30.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依据实验现象推理溶液特征,建立溶液组成的认知模型,能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