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深情》无生说课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亚洲弦歌》第3课《深情》。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全面阐述我的教学思路与设计。一、说教材《深情》作为本单元重要的欣赏课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1963年西塔尔大师拉维·香卡与美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以这首作品惊艳世界乐坛,它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典范之作。从音乐本体来看,乐曲采用西塔尔与小提琴演奏,西塔尔作为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拨弦乐器,其音色独特,拥有自然泛音、滑音、装饰音等丰富表现力,音域宽广;小提琴作为西洋拉弦乐器,音色优美、音域同样宽广,二者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乐曲基于印度古典音乐中特有的旋律框架一一拉格创作,以“拜拉夫”拉格为基础,这种拉格常用于虔诚祈求上苍,且规定在清晨演奏,赋予了乐曲独特的宗教与文化色彩。在教学中《深情》不仅能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体会印度音乐的独特风格,还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优质素材,对于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升文化包容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内心世界丰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在认知层面,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不再局限于对事物表面的观察,开始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事物,并能对许多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音乐学习方面,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音乐课充满兴趣,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接触过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然而对于印度音乐这种相对陌生的音乐文化,学生在乐器认知、音乐结构理解、文化内涵把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对拉格、塔拉等印度音乐特有的元素了解甚少。此外,在运用肢体语言和乐器表现音乐方面,学生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有音乐基础,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学习印度音乐文化,提升音乐素养。三、说核心素养四维目标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敏锐感受西塔尔独特的音色,深入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体会印度音乐中拉格所营造的独特意境,提升音乐审美感知能力。2.艺术表现:让学生学会鉴赏作品的演奏形式、音乐结构等,熟练哼唱主题音乐,增强音乐鉴赏与表现能力。
暂无评论内容